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暨宗地统一编码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暨宗地统一编码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2011-12-06 |  来源:厅宣传教育中心  |  分享到:

1130~12月2,国土资源部在四川成都召开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暨宗地统一编码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到2012年底,将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世元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四川省副省长王宁在开幕式上致辞,省国土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宋光齐,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局长常嘉兴,省国土资源厅巡视员张玲出席会议。

王世元指出,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切实维护农民权益,是中央的明确要求。目前,总的来看,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工作进展较快,势头良好,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从现在起,到2012年底,基本完成任务,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因此各地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开展这项工作的自觉性,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在工作推进中,加强组织领导,抓住关键环节,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王世元同时指出,宗地统一编码是国土资源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土地管理基础工作的完善和巩固。从纵向看,实现全国编码宗地统一化、标准化,给每宗土地唯一的身份证号是满足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等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从横向看,建立全国宗地统一编码体系,国家和地方根据查询一个号码就能有效获取每宗土地用地状况、产权归属和变动情况,这样宏观上有利于国家对于资源和权属的掌控,微观上也有利于地方各级政府对土地实行公开公正高效管理,并为社会各界获取相关土地信息提供可靠、快捷的查询服务。目前,宗地代码编制规则处于标准审查阶段。为保障地籍工作连续性,一定时期内,还将实行双码运行,逐步并轨的工作方式,新旧两套编码并行运转,随着工作时序不断推进,逐步推行旧编码废弃,最终实现全国所有宗地新代码的全覆盖。各地要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细化工作方案,并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方法,在工作中要把握部署实施的几个环节。一是要结合地方实际,先行在地籍信息系统较为完善、地籍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二是结合正在开展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按照双码运行的方式,力求全面同步推进。三是结合土地流转变化的情况,在城乡结合部等土地交易较为频繁的区域率先开展。同时要加强对地方推广新编码工作的指导和培训,及时研究解决实行过程中各地出现的难点问题。

王世元强调,今年是巩固和完善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新机制、新方法的关键一年,各地要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履行好各自的职责,规范开展调查和监测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这项工作。

四川省副省长王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说,四川省的多年实践证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为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建立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畅顺、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他表示,四川将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暨宗地统一编码工作,为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管理、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国土资源部地籍司有关负责人通报了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全国土地登记规范化和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检查以及全国宗地统一编码试点工作总结和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情况。据介绍,自2010年中央1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突出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截至10月份,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地方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国土资源、财政、农业、水利、民政、交通等多部门协同作战。二是积极部署落实,明确工作要求。截至10月份,全国19个省(区、市)转发或结合本地实际下发文件,积极部署。三是列入中心工作,加强检查指导。吉林、重庆、江苏、陕西等地将这项工作列入政府或国土资源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强化组织管理。四是争取工作经费,落实队伍保障。截至目前,各地已落实或基本落实的经费达20多亿元。五是深入开展试点,探索积累经验。通过试点,进一步细化了确权登记政策,探索了充分利用二次调查等工作成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成都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系统演示并实地考察成都都江堰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部、国家标准化工业委员会、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相关部委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国土资源部机关有关司局及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全国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分管厅(局)、全国宗地编码第一批试点单位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