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地质环境调查社会效益显著 -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十五”地质环境调查社会效益显著
2006-03-17 |  来源:四川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  分享到:

 

“十五”期间,我国完成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据了解,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此间共完成了华北平原等北方11个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查明了西南岩溶石山区石漠化现状,建立了一批地下水开发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在西部人畜饮用水困难地区,完成地下水勘查示范深井360多眼,直接为300多万人解决了饮用水源。2004~2005年,与四川省合作开展红层找水,解决了71个县137万人的饮水困难。针对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急需,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圈定了103处远景水源地,评价了20处地下水水源地。完成京津和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试点。

基本查明淮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结果已直接应用于当地政府安全供水决策。

在地质灾害调查方面,截至2005年已完成全国70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责任制的群测群防预警体系,建立了江西、四川雅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2003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社会效益显著。围绕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滇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为国家重大工程决策和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开展全国重点地区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控,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进入地面沉降控制和风险管理新阶段,华北平原地面沉降现状调查全面完成,汾渭地区地裂缝与地面沉降调查稳步推进。

 

  (《中国国土资源报》记者 于德福)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