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参会,宣布第四次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圆满结束,并勉励广大极地科考人员把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的结束作为新起点,努力使我国从极地考察大国走向极地考察强国。
徐绍史首先对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进行了总结。他说,这个行动圆满完成了南北极科学考察、国际合作、信息数据共享和公众宣传四方面任务,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一是极地考察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建立了昆仑科学考察站及南极高原天文自动观测站,初步建立了观测系统与数据样品共享平台,使我国南极考察实现从大陆边缘向腹地纵深迈进的历史性跨越,显著提升了我国极地科考能力。二是极地科学考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通过4次南极考察、2次北极考察,以及南极冰穹A地区深冰心钻探、天文观测等科考活动,拓展了我国极地科考领域,获得一系列连续观测监测数据,显著提升极地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水平。三是极地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增强了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影响力。组织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极地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公众极地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锤炼了一批出色的极地科考人才。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圆满实现既定目标,在极地科学考察领域,谱写了人类和平合作、友好发展的新篇章,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为推进我国极地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徐绍史说,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极地科考工作,我国已经建成“一船四站”的极地科考平台。最近,国务院批复了“十二五”极地工作设想,对我国极地科考工作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也必将带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此同时,当前国际极地事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极地工作面临重大挑战。他勉励广大极地科考人员,要认真落实中央部署要求,把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的结束作为新起点,着眼国家战略利益,继续发扬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南极精神,进一步巩固、拓展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成果,不断强化极地科考能力建设,加强极地科学考察研究,深化极地科考国际交流合作,维护和拓展我国极地权益,努力使我国从极地考察大国走向极地考察强国,为人类和平利用极地和我国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07~2009年,第四个国际极地年行动展开,我国于2007年3月1日举行了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启动仪式。几年来,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全部实施,我国在南极内陆核心地区建立了考察站,对北冰洋的考察走上了常态化轨道,极地考察的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在南北极地区的实质性存在得到了大幅度扩大,在极地考察和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化了人类对地球南、北极系统及其全球联系的科学认识。未来,我国将加强极地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长期监测及其对我国气候变化影响的预测研究,系统开展南北极海洋和陆地资源调查评估工作;围绕地球科学、气候变化、宇宙科学等领域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充分发挥南北极得天独厚的科学资源和观测平台优势,深入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南极深冰心科学、南极天文学和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研究,加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南北极与人和社会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