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透视“天府之国”地灾防治 -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中国自然资源报》:透视“天府之国”地灾防治
2019-09-06 |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  分享到:

① 冷木沟泥石流应急综合治理工程

② 工作人员在汛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

③ 工作人员在四川宜宾地震灾区排查地灾隐患

8月19日晚的一场大雨,让四川再次被聚焦。受局地强降雨影响,汶川县突发强降雨洪涝灾害,多处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专家表示,这与近10年四川发生的几次强震有关。四川是我国地质灾害第一大省,当地面临着严峻的地灾防治形势,但也让四川在大灾中积累了有效的防治经验,摸索了从单一防灾、被动防灾、局部防灾到综合防灾、主动防灾、全面防灾的方法。在此次汶川强降雨洪涝灾害中,由于监测巡查工作到位,预警信息发布及时,主动避让措施果断,已实现6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涉及可能伤亡3032人。

8月19日晚的一场大雨,再次让四川被世人所瞩目。

受局地强降雨影响,阿坝州汶川县突发强降雨洪涝灾害。截至21日4时,灾害已造成当地19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8人遇难、23人失联、6人受伤。同时,强降雨造成汶川县水磨、三江、映秀、耿达等17个乡镇受灾,省道303线、国道213线、国道317线、G4217线因塌方、泥石流双向中断,多处发生滑坡、泥石流壅塞河道。截至8月21日2时,汶川全县已累计转移游客40830人,剩余6370人待转移。

灾难之中我们不禁要问,四川为何屡屡出现较重灾情?面对来势汹汹的灾情,四川又有怎样的应对之策?

看成因

十年多震让山体“内外伤”难以痊愈

“说到地质灾害,我们第一时间的反应,往往是查这个区域过往的地震记录。”中国地质大学有关专家谈及这次强降雨洪涝灾害时说,目前来看,汶川包括周边的茂县、理县都在本轮强降雨中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还是和10年以来先后发生的“5·12”汶川特大地震、“4·20”强烈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有关。地震对于山体所造成的破坏与影响,或者说重塑是长时间的,根据各地经验来看,一旦发生高烈度地震,山体表面破碎和“内伤”的“治疗”都需要持续十年甚至数十年乃至更久。而在“痊愈”之前,破碎的地表、有潜在的“内伤”山体,一遇到强降雨或者相对较大的地表径流,就容易导致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

特殊的地质构造,加上地震频发,让四川成为我国地质灾害第一大省。3.8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直接威胁着近160万群众和800亿元财产安全,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2.1%、10.1%和17.2%,是唯一三项指标均超过10%的省份。面对严峻的防灾形势,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四川地质灾害防治经历了从单一防灾、被动防灾、局部防灾到综合防灾、主动防灾、全面防灾的过程,实现了从单点防治到规划防治、从局部防治到整体规划、从单项规划到系统规划的跨越发展。特别是近5年来,全省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328起,避免了17762名群众因灾伤亡,为地质灾害防治积累了“四川经验”。

但专家们也谈到,今年四川地灾重点要关注5个区域:一是九寨沟地震灾区。根据以往经验,震后2~5年内,地震灾区处于地质灾害高风险期,强降雨极易引发高位远程崩塌、滑坡和大型泥石流灾害。本区内九寨沟景区、人口聚居区、安置点、公路及河谷沿岸属重点防范区域。二是龙门山区。该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加之受“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等叠加影响,地质灾害仍处于活跃期。三是川西高山峡谷区。该区山高谷深,活动性断裂十分发育,区内地质灾害规模大、隐蔽性强、破坏性大,区内水电、交通等建设工程多。据预测,今年降水总量较常年偏多,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高。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流域的集中居住区、景区、水利水电工程、交通沿线、工矿企业等属重点防范区域。四是川东北及川南等盆周山区。该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据预测,今年强降水过程偏多。五是攀西地区。该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矿产开发、交通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众多,地质灾害发育。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上述市(州)共排查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6896处,占全省总数的73.1%。

看管理

“三个主体”共筑地灾防治责任体系

一顶遮阳棚,一张方桌,4个板凳,组成了一个汛期“值班室”。

8月8日,都江堰龙池镇的红色村庙坝干沟隐患点位旁,5名专职监测员在这个“值班室”内又开了一次会商会。

5个人为什么只用4个板凳?地质灾害监测员牟怀清说,除开会外,至少有1个人每天上山查看隐患点情况。“4个板凳从来也坐不满,因为是主汛期,每天例行的工作就是巡山。”

龙池镇地处都江堰西北部,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地质条件复杂,极易发生灾害。全镇排查出地质灾害点位227处,威胁群众1255户、6235人。迎战地质灾害,处在最前哨的地质灾害监测员每天都不敢有须臾放松。

在四川省,像牟怀清这样的地质灾害专职监测员有5万余名。2013年起,四川将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作作为重要抓手,采取由政府提供公共岗位、发放监测补贴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广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5·12”汶川特大地震及“4·20”芦山强烈地震两次强震后,“生命安全是地灾防治工作的最高准则”成为省委省政府的共识。各级党委政府作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的主动力推手,坚持从高位谋划推动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与此同时,四川进一步加强了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组织起高效防灾的工作主体。2012年,四川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加强地质灾害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首次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部门职责分工。2014年,四川正式成立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统筹国土资源、水利、地震、气象等25个部门开展地灾防治工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层次、分系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挥了地灾防治纽带的作用。2019年,结合机构改革成立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制定指挥部工作规则,重新划定日常防治和应急处置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常务副主任许强说,对每个隐患点登记“身份”,并且持续跟踪更新,做到对每个灾害隐患点都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有力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开展防治工作,这样既经济又高效。

对此,四川厅相关负责人非常认同:“汶川地震10多年来的地质灾害防治经验表明,地灾防治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打一场全民攻坚总体战。这需要发挥各级党委政府主动力因素,不断推进组织层面的部门联动共防共抗机制建设。依托各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团结充实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力量。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要素投入,构建政府投入主体、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与责任体系。”

积累多年的地质灾害防治经验,在此次汶川强降雨洪涝灾害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灾情发生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第一时间派出4名专家,紧急赶赴汶川指导地质灾害排查和抢险救灾工作。阿坝州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启动地灾三级应急响应,对抢险救灾工作进行安排,兵分三路赶赴汶川县城、水磨镇、映秀镇组织开展地灾排查。四川省地矿局402队蜀西勘测院专业技术人员分3个组,分别挺进信号中断的水磨镇、三江镇,映秀镇耿达乡以及克枯乡、草皮乡核查受灾情况,排查地灾险情,做好施救现场及周边地灾隐患的监测预警技术指导。

据了解,阿坝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在前期已启动地灾隐患集中大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抓细抓实地灾排查巡查、监测预警等工作。特别是汶川县要立即启动地灾应急排查工作,确保排查不留死角、全覆盖,并与气象部门加强对地灾风险的研判和会商,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确保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一线,积极争取防灾主动权。同时,坚决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三避让原则,在强降雨来临前,果断组织受威胁人员疏散撤离,变临灾避险为主动避让。

看排查

抓好“三个提前”,奠定防治基础

回忆起今年6月17日那个夜晚,家住长宁县富兴乡合家村4组的梁世宣心有余悸。当时,比摇晃更让她恐惧的是大山发出的狂野“嘶吼”,“轰隆轰隆的声音,开始闷,后来又很响,好像山要垮了”。这一宿,梁世宣不敢睡。没能入睡的,还有包括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2地质队在内的3个专业地勘单位的技术人员。当夜,这3个单位组成的第一梯队共37名技术人员集结长宁县,守在长宁县临时指挥部,和当地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一起,分析研判地质灾害的成灾形势,不断接收各地群众上报的信息,其中包括合家村4组的信息。

第二天一大早,梁世宣就见到了一群“橙马甲”,他们是202地质队的地灾排查人员。6月18日天一亮,专业地勘单位的技术人员立马行动起来,先从群众上报的点位开始查起。202队工程师张川带领两位技术人员来到了石格闹崩塌现场勘查。他抬头望去,山坡像被撕了一条口子,大小石块滚落到路面上。

“现场土石约有400立方米。”张川把基本信息写在记录本上。他初步判断,此处是地震诱发的崩塌灾害。张川让同事放飞无人机,对整个崩塌的山体进行航测,他则翻过路面上的堆积物,往被截断的路的远处走去。

此后,受余震和降雨影响,宜宾又先后进行了两轮地灾排查。“第一次的排查,主要是应急排查,后面的范围和程度要更广、更深一些。”202队副队长许洪说。

地质灾害排查是每一次地震后,甚至是每一次暴雨后的必修课。许强回忆说:“‘4·20’芦山强烈地震当天,5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就到灾区开展震后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和危险性评估工作。”

经过不断排查,四川已有近4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被收入巨大的防治网中,但许强也指出,近年来,四川经历过多次地震,不少山体被震裂,地质灾害发育因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处在高位,具有高隐蔽性。比如“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源头垮塌位置是在人迹罕至且植被茂盛的高山山顶,离受灾村落高差超过1000米。

为此,四川各地相应加大了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探索构建群专结合的常态化排查机制。特别是2018年,探索推进空天地一体化结合的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调查,启动龙门山断裂带及大渡河流域的高山峡谷区高位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利用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筛查“高隐蔽”的地质灾害隐患,找准了防灾减灾救灾的发力点。

在排查的基础上,四川省、市、县三级政府每年都组织编制印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防灾责任和措施。点上,组织专业地勘队伍针对每一个具体隐患点编制防灾工作卡和避险明白卡,逐一发放至乡镇政府和受威胁群众手中,成为汛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工作手册。同时,加强地质灾害前培训演练,打通地质灾害防治的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仅“十二五”期间,全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近3万场次,累计发放宣传培训资料近500万份,参与应急避险演练达220万人次。近年来,每年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气象局,组织50余名地质灾害防治及气象专家深入基层一线指导开展培训演练,为近年来四川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次数、成功避险人数“双突破”打下关键基础。

看处置

力促“三个到位”,优化防治思路

“滴滴……”角落的电脑突然发出警报。闻声,值班人员张琳立马抓起记录本,两步奔到电脑前。“塔子坪滑坡隐患点有蓝色预警!”转身,拨通了都江堰虹口乡红色村6组塔子坪滑坡隐患点监测员的电话,请他立即到现场查看详情。

发出预警信息的是一套名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的系统。在张琳点开的电脑页面上,显示着灾害点名称、降雨量、含水量、表面变形值、预警时间、预警结果等多个数据。而在塔子坪滑坡隐患点,尽管显示的累计降雨量只有5.4毫米,但含水量却高达12.7%,因此系统自动发出了地质灾害蓝色预警。“蓝色预警表示这里发生地灾的风险比较高。”张琳说。

这些数据究竟从何而来?当记者到达塔子坪滑坡隐患点时,发现了一些“端倪”。点位上,不均匀地浅埋着4个地表倾斜仪,实时监测坡体倾斜变化量。孔压计也埋在坡体中,用于监测土壤含水率。不远处,还有一个用栅栏围住的雨量站。

这些都是“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的前端设备。“倾斜仪每10分钟传送一次数据,雨量站、孔压计每小时更新一次数据。”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有关负责人介绍,前端所有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都会传输到后端的系统,系统再利用数字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若结果超过临界值,就将自动发布预警信息。

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四川在绵竹清平、汶川映秀、都江堰龙池三大片区先行先试建设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省级示范区和雅安、华蓥山2个国家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区,建成“4·20”芦山地震灾区宝兴县冷木沟泥石流省级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基地;2017年启动全省地质灾害自动化实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作,已规划部署建设专业监测站点6000余处,实现降雨及形变自动监测报警。

监测预警最终要为主动避让服务。四川厅相关负责人给记者打了个比喻,这就像给发烧的人量体温,能即时反映病情变化,但不能治病。

正是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汶川地震以来,四川探索建立“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三避让机制,并在全国率先启动避险搬迁安置工程,累计搬迁安置分散农户17万余户60万余人。同时,全省投入近2亿元建立了2855处应急避险场所,可临时安置81.6万避险群众。汶川地震以来的11年间,四川省实现成功避险1000余起,避免因灾伤亡11万余人,有效保护了近200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回溯这些成功避险的典型事例,四川厅地灾专家马志刚表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以来的11年间,四川先后经历了汶川映秀、绵竹清平、都江堰虹口、丹巴东谷等特大规模泥石流,防灾的最根本、最有效措施就是避让。”

据悉,在此次汶川强降雨洪涝灾害中,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派出4个专家工作组、5支专业队伍、100余名技术专家现场开展应急技术支撑工作。由于监测巡查工作到位,预警信息发布及时,主动避让措施果断,已实现6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涉及可能伤亡3032人。

看防治

“单一治理”到“综合防灾”的思路演进

座座新村在青山绿水间拔地而起;猕猴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连线成片;崭新的国道351线笔直延伸……带着 “绿色生态梦、美丽家园梦、平安畅通梦、特色产业梦、和谐民生梦”的誓言,“熊猫老家”雅安市在这片山更青、水更绿的土地上,汇聚升腾起新的希望。其中尤以位于宝兴县城后山,重建治理后的冷木沟最为醒目。

地震前,这里曾因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成为宝兴人的后花园。地震后,这里一度成为“脱缰野马”,沟内潜藏的数百万立方米物源量,时刻威胁着下游宝兴县城1万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今,按照百年一遇标准修建的地灾治理工程,不仅成为宝兴县城群众的安全屏障,更是在经过高标准、高起点的生态修复后,成为融入生态、历史、科普元素,集熊猫古城景区重要节点、感恩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质科普为一体的省级精品地质遗迹公园。

汶川大地震后,四川不断探索推进小流域和重点场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通过将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排危除险、避险搬迁、监测预警等防灾措施与生态治理、区域复绿、土地复垦等相结合,促进“生命安全、生态修复、生活改善、生产促进”多目标整合推进。而这样的经验也被运用到了云南鲁甸、尼泊尔地震后的地质灾害防治中。

许强举例:“比如鲁甸地震的地灾防治中用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思路,最早就得益于芦山地震的地灾治理。”他同时表示:“一个好的地灾防治方案,可以阻止一场严重崩塌或泥石流灾害发生,就能保护山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也就阻断了因灾致灾的可能。”

据了解,此次汶川“8·20” 强降雨洪涝灾害发生后,自然资源部迅速行动,组织专家工作组连夜赶往灾区,全力配合四川省和应急管理部开展应急处置救援工作。专家现场查看了阿坝师专滑坡、小麻沟泥石流、张家沟泥石流等灾害治理工程现场,认为这些治理工程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面对一次次自然灾害,不断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更加科学高效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打赢灾害防治攻坚战,四川的地质灾害防治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