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巴中讯 (记者 何菊)“眉山市彭山区以29.5万元/亩的价格有偿使用巴中市2000余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指标金额为6.5亿元。”近日,作为全国第一个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存量增减挂钩指标的地区——巴中市再传佳音,该市成功与眉山市达成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使用协议。此次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市流转,是巴中市继去年成功流转4500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给成都市高新区后的第二例交易。
据巴中市国土资源管理局一负责人介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在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增加、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把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农用地,然后在城市地区安排一批新增建设用地项目。而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内流转,在缓解“先富”地区建设用地不足的同时,又解决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钱从哪来”的问题。通过增减挂钩指标省域流转,发挥了双方资源优势,搭建了经济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的合作平台,实现了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2014年9月,国土资源部出台相关政策助力巴中脱贫攻坚,提出可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自此,巴中开始探索捆绑实施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三大国土资源项目,助推巴山新居建设。
近年来,巴中通过巧用增减挂钩土地政策,把土坯房变成美丽新村,把烂泥田变为高产地,不仅实现了农户分散居住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居住的突破,还促进了由农户分散单项种植向业主规模化多元化经营的重大转变。
据悉,为充分发挥增减挂钩项目在脱贫攻坚中的平台作用,“十三五”期间,巴中市将在全市699个贫困村全部覆盖实施增减挂钩项目,腾退的建设用地,将优先满足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节余指标省域流转产生的收益,将全部返还项目区,用于“巴山新居”和基础设施、公共公益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