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线上的赛跑———清平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功避险纪实 -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生命线上的赛跑———清平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功避险纪实
2010-08-26 |  来源:宣传教育中心  |  分享到:
 

812晚,曾经遭受“5·12特大地震重创的极重灾区绵竹市清平乡等山区发生强降雨,引发多处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清平乡再次成为“孤岛”。德阳、绵竹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启动地质灾害预案,3000余人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四川又一次实现地质灾害的成功避险,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

国土人 雨天的不眠夜

持续不断的强降雨天气,造成了四川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部、省领导高度重视,省国土资源厅要求各地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810,四川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德阳、绵竹国土资源部门及各地政府部门立即行动,并在第一时间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布置到了最基层。811,为了给清平乡传达消息,清平乡人大主席刘如松,接到国土资源部门的部署后,在没有通路的情况下,步行翻山越岭,把防灾的消息传达到了清平乡各村组。

12日上午,绵竹市国土资源局和中国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的专家在第一时间赶赴清平乡的文家沟排查地质灾害,天突然下起了雨。此时清平乡的村组干部按照地灾预案又补发了明白卡。因为每到汛期,国土资源部门都会要求村组组织发放明白卡,并组织演练,村民早已经熟悉了撤离的路线。在可能发生地灾的情况下,再次补发明白卡,显然是让村民进一步强化群测群防的防灾意识。

对于国土资源部门而言,面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怕有一点的可能性,都会提高警惕,毕竟人命关天啊!每当下雨的时候,德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吴智勇就紧张地打电话询问,不仅是吴智勇,对于很多国土人而言,下雨天,就是他们的不眠之夜。

下午1600。正在排查地质灾害的绵竹市国土资源局地环站站长魏民,接到了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和绵竹市气象局的预报。预测未来48小时有暴雨,出现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魏民事后回忆说,同时收到两条预警信息,让他顿时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他立刻报告分管领导,并迅速往回赶,并赶在下班之前,用党政网将预警预报信息送到相关部门和各个乡镇,由于清平乡未通网,又专门以电话的方式紧急传达。

20:00,魏民接到了省地环总站的查岗电话,他再次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他同时履行国土部门的职责,对乡镇分管国土的干部和有关人员查岗,并提请他们保持警惕,加强预警,保持手机畅通。

这,又是一个不眠夜。

一小时——生与死的边缘

2340,正在焦急等待的魏民接到了清平乡刘如松的电话报告:

“下大雨了!”

千钧一发之际,绵竹市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快速启动,德阳,绵竹两级国土人全力投入救灾抢险,为生命护航。绵竹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谋勇得知清平雨势不减,暴雨如注,在和有关专业人员紧急研判后,果断向清平乡值班领导,乡人大主席刘如松下达地质灾害预案,马上组织人员按预案设定路线转移危险区内人员的指令。刘如松同志果断组织政府值班干部到各村发布疏散命令:“马上组织疏散撤离。”

满山响起警报声。按照预案的安排,清平乡立刻组织派出所、民兵等相关部门挨家挨户通知群众撤离。国土局事前配备的手摇报警器也派上了重要的用场,山沟里,警笛声、报警器声、敲门声交织在一起。时间就是生命,在这短短的一个小时内,三千多村民按照曾经演练过的路线,有条不紊地按预案制定的园包村大小湔坪、黄泥包、蔺家坎等五个地质灾害避险点及时转移。

与此同时,文家沟告急。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监理员龚江波打电话报告说,雨很大,通过手电筒的微弱光,可见泥石流已冲下,他们正在将25名民工撤离。

8130:50,刘如松再次报告:“泥石流下来了!”随后通讯中断。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当时都在发抖!”魏民回忆说。

813,清平乡境内大规模爆发群发性山洪泥石流,巨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方量达600万方,导致7人遇难,7人失踪,33人受伤,379户民房及学校、派出所等公共设施被泥石流掩埋。但由于地质灾害预案及时启动,三千余人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幸免于难。

清平乡的国土员颜俊,家住当地农机站旁边,二十多岁的小伙子,09年进入国土所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和地灾防治工作。灾害发生时,颜俊家里的房子全部被掩埋了,可他来不及抢救自己家里的财物品,穿着一双拖鞋,坚守岗位,积极参与转移群众,脚上磨出了无数水泡,直到灾害的第三天,才穿上地环站同志给他买的一双胶鞋。

清平乡圆包村8组张明在逃生逃亡后,心有余悸地告诉国土部门的人说,“那晚太吓人了,黑夜里什么都看不清,我们顺着平时演练过的路线,朝安全的地方跑,才躲过了泥石流。幸亏国土局组织过演练,不然我们这次真不知道往哪里跑,真是感谢国土部门的人啊。”

而在灾害发生前,有的群众面对着一次次的地灾防治演练和发放的明白卡,并不理解。而此次成功避险,群众无言的感激让不理解变成了深深的理解和感谢。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