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并非偶然———四川32起地灾成功避险记 -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奇迹并非偶然———四川32起地灾成功避险记
2010-09-03 |  来源:宣传教育中心  |  分享到: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突袭四川。灾情之重,危害程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为历史罕见。然而,面对自“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四川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员伤亡,仅812至今,全省提前实施预防避让撤离群众12万人,成功避险32起,避免了1.9万人因灾伤亡,创造了地灾成功预报避险的奇迹。

81214日,巴蜀大地普降暴雨,成都、德阳、广元、绵阳、雅安、乐山、眉山、阿坝等10个市(州)34县(市)576万人受灾。

813凌晨,受强降雨影响,绵竹市清平乡沿绵远河近3公里沿岸11条冲沟同时暴发泥石流,山洪泥石流冲出量达600万立方米,为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的3倍,是国内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害造成379户农房被掩埋,绵竹至茂县公路全面中断,桥梁被毁,学校被淹。危险区内3000余人因按预定的路线向清平乡政府成功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81315001800,都江堰龙池镇、虹口乡连续3小时降雨量达到150毫米,1600,龙溪河18公里长度范围内八一沟、麻柳坪等数条沟同时暴发泥石流,初步估算冲出物达200400万立方米。泥石流发生前成功转移群众5000多人。

8131600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开始降雨,至814凌晨降雨强度加大,2小时降雨量达163毫米,引发红椿沟泥石流灾害,形成100宽,350400长堰塞体堵断岷江河道,致使岷江改道,213国道冲断,河水改道后冲进岷江右岸映秀新区,使数10栋新建未完工的房屋成为孤岛。泥石流暴发前已安全撤离人员6500余人。

灾害发生后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徐绍史814率专家组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现场指导救灾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宋光齐、副厅长徐志文及地质专家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导抢险救灾。

816,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部环境司副司长徐建芳、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殷跃平率部省专家组到达灾区,对“8·13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总体研判。

820500余名地质专家向灾区集结对隐患点进行排查,对应急过渡房、永久性住房再次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加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

据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李云贵介绍,强降雨、地震影响因素相叠加是这几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共同诱因。发生地质灾害的这几个片区近期都普降暴雨,降雨量超过历史同期水平,且呈现出短时强降雨的特点,一两个小时的降雨题可以达到二三百毫米,这在历史上少有,极易诱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此外从历史情况看,一般泥石流的发生很短暂,最长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两个小时。这几次泥石流来势都非常凶猛,发生时间甚至超过三四个小时,历史上绝无仅有,也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强也指出,此次发生特大山洪的泥石流沟都与龙门山断裂带密切相关,“5·12”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的地层造成了严重破坏,对坡体的破坏特别严重。大量的堆积物都在坡面、坡脚或是沟道里面,造成了很大的地质灾害隐患。

面对这次建国以来全国最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四川努力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将人员伤亡减到了最低,又一次创造了奇迹。然而奇迹并非偶然——

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时间内,在国土资源部及相关省(市、区)、大专院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四川省迅速组织开展了44个重灾县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工作。两年间,11384个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被查出,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达到28392个,每个隐患点均落实了群测群防监测人员和治理措施。

2010415,一场为期一个月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启动。20天后,《四川省2010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公布,在确定的43个地质灾害重点中,地震灾区是重中之重。6月,省委、省政府领导赴省内地质灾害易发地密集调研。7月,省国土资源厅6个督导组分赴6个地震重灾区督导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62589,短短的80多天时间里,省政府先后下发5次紧急通知,部署地质灾害排查工作。特别是在89,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山洪地质灾害和堰塞湖隐患再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力量开展山洪地质灾害和堰塞湖隐患再排查,特别要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区域再次深入、彻底排查,对每一条人口密集的山洪泥石流沟、每一处人口聚集活动的场所、每一个位于山洪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的工程建设点都必须重点检查。

加强汛期值班值守保护防灾高压态势。安排专人查询各地汛期值班值守情况,通过电话直接查询至县、乡和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监测人,动态掌握雨情、灾情发展变化趋势,督促其落实各项防灾措施。

逐一逐级传达预警信息至最基层。每日实时更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通过传真、电话等方式迅速将预警信息逐一逐级传达至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通知到最基层的干部群众和工程建设工地管理、施工人员,要求其切实加强监测预警,果断实施预防避让。

积极开展抢险救灾指导高效防灾。针对绵竹清平、汶川映秀、都江堰龙池等地暴雨诱发山洪泥石流灾情情况,厅领导迅速带领专家工作组深入一线,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严防二次灾害发生。同时,紧急抽调专业地勘单位进驻一线,协助当地政府开展重点地质灾害隐患防范工作。

810,就在此次暴雨来临前二天,针对甘肃省舟曲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省委、省政府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紧急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强调做好地震灾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此同时,在汶川大地震后,我省分5批次启动实施重大地质灾害点的应急勘查、设计和治理工作,有587个完成了预算审查、432个完成了招标或比选;432个项目中,有315个项目进场施工、117个项目完成治理施工。此次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的清平乡文家沟、映秀镇红椿沟就在重大工程治理的范围内。通过治理,清平乡文家沟的上游已筑起19道挡墙。“挡墙减小了泥石流的冲击力。如果没有这些挡墙,此次山洪泥石流的后果将不堪设想。”绵竹市国土资源局的同志如是说。

此外,震后两年来,四川省逐步建立健全了地质灾害联防预警机制,横向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加强合作预警。纵向完善省、市、县、乡、村、社6级监测体系,以农村村社、城镇社区、基层单位和施工工地为单位组织群众参与防灾。

821,价值近百万元的泥石流监测仪器运往映秀,安装在红椿沟,监视泥石流。映秀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首发地红椿沟有了人工监测、仪器监测的双重“守望”。

823,省政府邀请著名的地质专家对各地质单位在踏勘基础上提出的清平、映秀、龙池泥石流沟应急治理方案进行评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抓紧开展地质灾害治理,确保长治久安。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