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排的新房,完善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便利的菜市场、卫生院等配套设施……7月11日,盛夏之际,行走在巴中市水宁寺镇龙台村、清江镇巾字村、燕山乡李寨村等地,感受到易地扶贫搬迁为这片土地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搬出来的贫困群众受益良多:住得更安全,生活更方便,基本公共服务更完善,更重要的是,很多安置点就业增收的机会也更多了。
易地搬迁挪了 “穷窝”,要顺利斩断“穷根”,还得“换穷业”。巴中按照先试点再推开、严标准防返贫、重意愿可持续、缩差距促均衡的工作思路,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相结合,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好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谁想到一个荒坡地竟能变成‘聚宝盆’!”望着满山葱郁,平昌县中岭村村主任郭飞感叹,挪了窝,整个村子“活”了起来。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中岭村把居住在山下和半山腰的村民搬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聚居点。再将腾出的宅基地与原来的承包地进行规模化整理,建成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成立草莓、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搬迁前后一对比,全村人均增收逾2000元,村民的好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郭飞说。
“搬进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巴中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只是房子漂亮,如果产业支撑跟不上,农民不能持续增收,搬到新的聚居点也留不住人。
如何留住人,能致富?产业先行、产村相融是必然选择。巴中不仅给老百姓选好聚居位置,还选准产业,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在巴中市易地扶贫搬迁的“三靠”中,就明确提出靠近产业园区和景区规划聚居区。
“十三五”时期,巴中还计划依托1200余个新建或已有的安置区集中安置9万余人。其中,仅依托产业发展的安置区将达1000余个,可安置8万余人,占集中安置总人数的90%以上。
“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
巴中多山,丘陵、山地占辖区面积的90%。曾经,劣势在山,生产、生活基础差,农民常与贫困相伴。如今,依托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劣势也能转化为优势,巴中发展山区现代农业迸发活力。
近年来,巴中按照“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核桃、茶叶、巴药“三百”工程和发展生态养殖,推出“巴食巴适”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两大新兴业态。
目前,巴中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核桃112万亩,巴药39万亩,建成了“驷马水乡”“七彩长滩”等12个乡村旅游基地。在短期增收项目上,积极支持贫困户发展投资少、风险小、收益快的生态养殖和庭院经济,已脱贫的贫困户80%以上实现了家家有一个增收的养殖项目或优先安置产业园区稳定就业,贫困户每年人均可实现增收1000元以上。“归雁经济”成为一个新亮点。巴中通过实施“回引创业”工程,引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凡是片区或村引进的业主、回引创业的企业,均将该区域内的易地搬迁贫困户全部纳入产业链条、带动发展。
过去,一队队巴中农民工如大雁般向外迁徙谋生。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到创业浪潮中,推动“归雁经济”兴起。
不忘初心 脱贫奔康后劲足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有几个不容忽视的困难:贫困群众搬迁后不习惯住楼房,宁可把新房空着,又跑回山里去住;搬迁群众在新家附近找不到“富业”,回去务农又不便,增收无门。
很显然,对于易地扶贫搬迁,住上好房子很重要,但让搬迁群众脱贫才是真正的出发点和目标。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根本,整个搬迁工作必须以贫困户为核心,通过搬迁使贫困户越过贫困线,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巴中市不忘初心。
规划立项时,巴中对搬迁群众的增收路径进行针对性设计。安置点尽量安排在离城镇、离园区、离景点比较近的地方,增加贫困群众打工挣钱的机会。同时,在中心村等搬迁安置点,因地制宜地配套发展特色产业,把搬迁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发展链条。
“引导搬迁群众就近在产业园区就业,使其逐步由传统农民向生产工人转变,让群众在直接获得建房补助的同时增加劳务性收入。”巴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负责人介绍,巴中还对易地搬迁贫困户,逐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实施产权入股、园区务工、经商开店、互助合作、提供公益性岗位“五个帮扶”,确保每户有1个以上增收致富项目。
脱贫的后劲归根结底来自于贫困户自身。巴中为长远计,将易地搬迁贫困户纳入技能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技术和再就业“五大培训工程”,做到搬迁户中劳动力当年培训全覆盖,每人掌握1-2项职业技能或农村实用技术,确保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五化五通五有”,即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通讯,有活动广场、有购物中心、有卫生室、有文化站、有垃圾收运点。
新村即景区,新居即景点,城乡一体,村镇一体,一幅幸福美丽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巴中大地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