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挪穷窝建新村 幸福指数节节高 -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四川日报》:挪穷窝建新村 幸福指数节节高
巴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攻坚观察(二)
2016-07-12 |  来源:四川日报  |  分享到:

7月10日,巴中市南江县高家河村。蓝天下,美丽的新村聚居点像画一样美:各家房前屋后种植着蔬菜瓜果,飘香诱人;老人们聚在一起纳凉喝茶“摆龙门阵”……

曾经过的是“楼上饭菜香,楼下猪粪臭”的生活,如今,路通了、新居建好了、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挪穷窝,建新村,搬来幸福新生活。巴中市用活用好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着力狠抓“对象识别、政策标准、配套服务、产业支撑、均衡协调”五大关键环节,做到精准搬、科学搬、稳妥搬,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际困难。

精准搬“三看三评三审”一个也不能漏

巴中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十分突出。到2015年底,全市还有贫困人口31.83万,其中18.25万贫困人口长期生活在安全隐患区、资源匮乏区、设施配套艰难区、工程移民区。“拔穷根”必须“挪穷窝”。搬迁谁,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根据巴中市7月1日出台的《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巴中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主要是指“四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安全隐患区,即居住在洪水淹没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资源匮乏区,即居住在当地条件难以满足基本生活生产需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设施配套艰难区,即居住在基础设施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过高、生产生活成本过大区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工程移民区,即居住在大中型水库库区、国家主体功能区中划定的禁止开发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锁定了对象,巴中着力精准搬,做到‘一个也不能漏,一个也不能少’。”巴中市有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一代人修几次房、代代都为修房忙的实际,巴中聚焦“四区”的贫困户,采取“三看三评三审”,即看区域环境、看扶贫成本、看房屋状况,院户评、村组评、村民大会评,乡镇初审、县区复审、市级审定,对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确保政策、项目、资金等精准滴灌到需要搬迁的贫困户。

同时,从不同类型贫困户的实际出发,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优先搬迁居住在安全隐患区及鳏寡孤独、残疾人、危房户等贫困群众,保证基本住房、住得安全。分步实施中,巴中计划通过4年努力,全面完成5.23万户18.2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优先对年度拟脱贫对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帮扶措施实打实、现过现,实现真扶贫、真脱贫。
科学搬规划引领实现“三靠”“五进”“两治理”

“人到哪里去”是易地搬迁的重要环节。如果选址不合理,搬迁去向与搬迁户的谋生能力不适应,就会搬而难安、搬而难富,甚至返迁回流。

“以规划引领,实现科学搬迁。”巴中市委统筹办(农工委)负责人介绍,巴中综合考虑致贫原因、发展能力、群众意愿、资源承载等因素,推动搬迁安置“三靠”“五进”“两治理”。

“三靠”,即靠近集镇、靠近产业园区和景区的规划聚居区、靠近新农村社区。“五进”,即进产业园区、进旅游景区、进县城、进集镇、进中心村和聚居点。“两治理”,即加强搬离区域治理,进行生态修复;加强安置区域治理,进行生态保护。

“三靠”“五进”“两治理”充分体现出巴中易地扶贫搬迁的“五个结合”原则: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统筹城乡、“巴山新居”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产村相融、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相结合。

搬得出,还要安置好。巴中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坚持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统筹考虑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承载、城镇化进程等因素,进行搬迁安置。

集中安置方面,对于鳏、寡、孤、独、“五保”等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建设保障房(廉租房、公租房)、幸福院等方式进行集中安置,体现脱贫攻坚不落下一户一人的决心。此外,还依托中心村(聚居点)、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区、城镇社区进行安置。

分散安置方面,巴中主要进行插花安置、投亲靠友、自主搬迁等,允许跨县(区)、跨乡(镇)等搬迁安置,由迁出地兑现落实建房补助资金,迁入地在户籍转移、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稳妥搬用活用好政策确保稳得住

从干旱缺水、易滑坡的山上搬到平坦便捷的聚居点,3年来,平昌县驷马镇创举村村民苟星权不仅住得安心,还发展起农家乐,收入年年攀高,摘掉了“穷帽”。

这个案例折射出,巴中的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搬得准、搬得科学,还确保贫困群众能安心住下,安心发展。探其原因,在于巴中用活用好相关政策,强化了保障,实现了稳妥搬,做到了稳得住。

在分类定标补助资金中,巴中综合考虑建房成本、贫困程度、群众意愿等因素,对搬迁贫困对象实施差异化补助政策。此外,易地扶贫搬迁户还叠加享受巴中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税收、补助等优惠政策。

“群众搬迁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建设到哪里,公共服务就布点到哪里。”巴中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巴中持续推进“1+6”扶贫模式,坚持成片推进、整村实施、精准到人的推进机制,做到群众搬迁到哪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布点、现代产业发展同步配套推进到哪里。

对此,巴中提出安置点建设的目标:“五化五通五有”,即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通讯,有活动广场、有购物中心、有卫生室、有文化站、有垃圾收运点。

新村即景区,新居即景点,城乡一体,村镇一体,一幅幸福美丽的新农村画卷正在巴中大地铺展。


Copyright(C) 2013--2019 dnr.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省自然资源厅
地址:成都市百卉路4号 联系电话:028-87036053 邮编:610072
技术支持: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蜀ICP备05008406号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网站标识码 5100000009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